▍航空运输鉴定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2003年,锂电池产品正式进入ICAO-TI橘皮书的第38章第3节;
2006年,由中国民航总?#22336;?#34892;标准司在?#26412;?#20030;办了中国民航系统有关锂电池航空运输的第一次培训会议; 同年,MCM成为中国民航总局关于锂电池运输规则(包含UN38.3)实施的首批技术专家组成员;
2007年,中国民航总局开始在国内监管和认可关于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危险品运输鉴定机构的工作;
2008年,MCM成为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在中国唯一的UN38.3?#31181;?#26426;构;
2009年,UN38.3的测试机构和鉴定机构认可工作,改由各个航空公司负责,中国民航局不再直接主导认可检测机构;
2012年,中国民航?#20540;?#20108;研究所危险品鉴定中心成立,专门?#37038;?#21361;险品航空运输条件技术鉴定和技术咨询服务;
2014年,MCM检测获得中国国际货物航空公司的鉴定资质;
2016年,MCM与中国民航?#20540;?#20108;研究所危险品鉴定中心战略合作,为全球客户提供锂电池UN38.3测试鉴定业务;
2017年,中国民航二所和DGM携手MCM持续推动UN38.3测试和危险品运输鉴定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并促进电池类产品在全球贸易的顺畅流通做出社会贡献。
▍航空运输文件要求
1、 UN38.3测试报告 2、 1.2跌落测试报告(适用时) 3、 运输鉴定书 4、 MSDS(适用时)
▍测试项目
1、高度模拟 2、 温度试验 3、 震动:振动 4、 冲击 5、外短路 6、 ?#19981;鰨ㄖ本?#22823;于等于18mm的圆柱型电芯)或?#36153;梗?#20854;它的电芯) 7、过度充电 8、强制放电 9、1.2m跌落测试报告
备注:T1至T5按同样的样品按顺序进行
▍锂电池包装标签及其要求
标签名称 |
9类为危险货物标签 |
仅限货机运输标签 |
锂电池操作标签 |
标签?#35745;?/span> |
|
![]() |
![]() |
▍MCM在航空运输鉴定的优势
● UN38.3在中国运输领域的发起者;
● 拥有和能够准确解读中国境内的“中外航空公司、货代、机场、海关、监管部门”等UN38.3关键节点的?#35797;?#21644;专?#31561;?#21592;队伍;
● 能?#35805;?#21161;锂系电池客户“一次测试,中国境内所有机场和航空公司顺利通行”的?#35797;?#21644;能力;
● 拥有一流水平的UN38.3技术解读能力,和管家式的服务结构。